一般沒事跟我閒聊的人
聽到我正在寫論文
總是會很寒暄的問一下 "ㄟ那妳論文在寫什麼啊??"
於是我就會回答"嗯 是關於心理語言學"
"那內容是什麼呢?"
"嗯 是漢語的語言產出模型"
....silence

所以呢 為了讓大家都了解我這一年到底在鬼混些什麼
我決定把我論文的中文摘要貼上來讓大家分享一下

乍看之下會很像外星人的語言
因為雖然每個字都是中國字
但逗在一起之後卻完全看不懂

沒錯
三年前 當我還沒進研究所
在國家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網裡面看別人寫的論文摘要
就是一模一樣的感覺!!!
我完全看不懂摘要裡面到底在寫些什麼 (即使是語言學的領域)

但是三年後 我完全脫胎換骨了
雖然我絕對不是所上表現優異的一員
但起碼 我也可以寫出外星人的話了!!
這應該算是一種學習成果的展現
可見我三年裏學了多少東西

不過... 能寫出外星人的話
並沒有我當初想像的那麼有成就感耶...
因為啊..內行的外星人一讀就會知道
裡面根本沒有內容啊....囧...
尤其現在正在讀我的論文的口試委員大人們
他們更是內行人中的內行人啊!!
我想 他們要發現長達一百頁的論文裡頭卻空空如也
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吧...
而且 要他們同意我的口試通過
只是他們願不願意高抬貴手 大發慈悲的問題吧...

事以至此...我一心只想畢業
再也沒有力氣為這本空虛的論文加料了...
我想... 我痛哭流涕懇求老師會快一點...

以下是摘要:

論文名稱:漢語中的字彙產出:以連續話語中的縱向聚合詞誤為例

論文提要內容:(共一冊,25,265字,分五章)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將漢語中詞彙的產出,建構在過去的語言生成模型(speech production model)之上。
在過去文獻中,語言生成模型主要有兩大流派:
序列模型(serial-ordering model)主張各階段的激活過程只能單向進行,
而連接模型(connectionist model)則允許各階段之間有雙向互動。
此外,兩大模型闡述綜合性詞誤 (同時在語意及語音方面相關的詞誤)的生成也略有不同:
序列模型認為綜合性詞誤起因於功能層次(functional level)與位置層次(positional level)同時發生錯誤,
但若綜合性語誤的比例顯著高於機率,則較難驗證此說法;
連接模型則認為綜合性詞誤來自音系層(phonological stage)和詞條層(lemma stage)間的交互作用,
倘若大部分的縱向聚合詞誤(paradigmatic errors)皆具有語音相似度,此說法就能得到驗證。

因此,為了解漢語較傾向何種語言生成模型,
本研究分析了421個在自然語境中收集的單音節縱向聚合詞誤,
結果發現綜合性語誤所佔的比例顯著偏高,
此外,所有詞誤在字首、語音特徵、韻母、音節結構和聲調各方面的效應都達到顯著,
表示縱向聚合詞誤具有極高的語音相似度,
這同時也說明了連接模型較接近中文的語言生成過程。

另外,語料分析的結果也顯示出漢語詞彙產出的特性。
第一、在詞彙提取的過程中,字首比語音特徵和韻母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這同時也支持音節結構應以字首(C)和韻母劃分(CV/CVC)的假設;
第二、聲調效應的顯著顯示聲調應存在於字彙的底層結構,因此聲調的促發應先於詞彙結的激化;
第三、目標詞彙(target)的音節結構應在音系層的初期就已指定,因此有相同音節結構的詞彙結容易勝出。
綜合以上可知,漢語的生成過程較傾向連接模型的架構,唯聲調和音節結構等語言特色宜納入模型討論。

關鍵字:漢語、語言生成模型、連接模型、語誤、縱向聚合詞誤

謝謝收看 (鞠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B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