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就準備來逛聖彼得大教堂囉
剛從博物館出來 看到陽光覺得好刺眼啊~~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 聖彼得廣場上矗立著的方尖碑
教堂只開放到六點 已經三點多囉 要把握時間趕快進去
好大好大的門喔 不愧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連門口的走廊都這麼宏偉 天花板上貼得金碧輝煌
聖彼得大教堂的前身 是西元二世紀時 君士坦丁大帝下令於聖彼得安息處建的一座長方形教堂
接著15世紀時教堂發生崩塌
當時的教皇朱利歐二世決定重建教堂
經過一番曲折後 1547年由米開朗基羅接手重建計畫
整個重建工程 前後花了一百多年才完成
教堂內部非常非常巨大
所有的一切都很大氣 空間很大 柱子很高 天花板超高 感覺疊十個人也摸不到頂
整座教堂長約187公尺
教堂內有許多祭室和祭壇 大部分的裝飾都是貝尼尼設計的
其中一個祭室的圓頂
真的是好雄偉的教堂
用人當比例尺 比較一下
根據旅遊書上說 教堂內有五寶不可不看
第一寶是米開朗基羅於1499年完成的聖殤像 (有玻璃保護著 會反光很難拍)
這是他24歲就完成的曠世鉅作
年輕的馬利亞臉上的表情栩栩如生 衣服的皺摺彷彿正被風吹動
基督的身軀柔弱 斜斜倚在悲傷的母親懷裡
很難想像這是用堅硬無比的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
我從小時候看米開朗基羅的傳記就知道這件作品了 現在親眼得見真跡 非常感動~~
第二寶: 貝尼尼於1622年設計的聖體傘
剛好從圓頂的窗戶有陽光灑下 更增添教堂內神聖的氣氛
看看這聖體傘多麼巨大 高29公尺呢
整體設計採巴洛克式 也就是華麗風 傘頂由四根高20公尺的螺旋柱支撐著
僅有教宗本人可以在其下方的祭壇舉行彌撒
特寫一下傘頂
正當我專心地從各個角度拍攝聖體傘時
突然有一隊唱詩班跑出來
大概是甚麼彌撒要開始了
清一色都是男士
很寧靜優美的文藝復興時期的旋律
因此趕快拍起來
大家都靜靜聆聽詩班的聲音 音樂真的有一種魔力
簡簡單單的旋律 就可以營造出如此神聖的氣氛
接著第三寶: 聖彼得像
阿爾諾弗. 迪. 坎比爾 (Arnolfo di Cambio) 建於13世紀
因為每一個人都要來摸彼得的腳趾頭
右腳已經毀壞 大家改摸左腳 看腳趾頭都已經被磨得發亮 變扁了
大家都摸得好開心 每個人都要摸腳趾照相
正妹也要摸一腳
第四寶: 聖彼得寶座
這個只能遠遠的看 因為它只開放給作禮拜的人進入
也是貝尼尼的作品
仔細看的話 中央的窗戶上有代表聖靈的鴿子
四周則裝飾著雲朵 陽光 和飛翔的天使
第五寶就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圓頂囉
因為天花板太高 看得脖子好痠
不過後來登頂時可以靠更近一點看清楚
盡量拉近看看圓頂上的圖案
似乎都和耶穌有關
旁邊有許多小祭室 裡面也都有華麗精美的裝飾
有神父正在禱告
還有中文告解服務
也有許多雕刻藝術品 我想這應該是拿著牧羊杖的摩西
以及拿著十字架的馬利亞
猜測是使徒保羅
參觀了一陣子 不知道發生甚麼事
開始有很多西裝筆挺的保安人員把遊客驅趕到中間
並開始把最前頭的祭室圍起來
嘴裡並且念念有詞地說著義大利文
我們完全搞不清楚狀況 只得跟著人群撤退
遊客實在太多 我和旅伴還一度差點走散 差點要拿出大絕招
不過這樣的好處是 人都被趕跑啦 拍照可以拍得很漂亮XD
接著就有一大群穿白衣的修女跑出來 坐在最前面的位置 開始進行彌撒
我們因為還要趕時間登頂 就離開教堂囉